第361章 陈述利害(1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2829 字 2天前

第361章 陈述利害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摆手道:「各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归位,杨广又缓缓道:「先帝多次给朕说过,要体恤老臣,朕决定把它落实,从今天开始,六十岁以上老臣都可以有座位,不用站着上朝了。」

杨广一挥手,侍卫们搬出上百张坐榻,榻上还有固定好的桌案,一部分摆在第一排,一部分摆在最后一排,每张坐榻上都有姓名,大家各自就位。

很快,高熲丶杨素丶宇文述丶杨雄丶杨达丶虞庆则丶薛世雄丶史万岁等老臣纷纷就坐,官员还给他们桌案上摆放的文房四宝,当然,太子杨昭身份特殊,他也有座位。

杨广见还多出几张坐榻,便笑道:「齐王和楚王,你们也可以坐下,楚王去右侧,齐王在左侧!」

这样一来,萧夏的位子变了,重新安排在文官一侧中,一排数下去,他排在第八位,正好在七位相国的后面。

忙碌了小半个时辰,位子终于重新排好,杨广问道:「各位爱卿可有本奏?」

高熲刚要开口,宇文述却抢先起身道:「陛下,微臣有本奏!」

宇文述抢到了天子正式登基后的第一个大朝发言人。

「宇文爱卿请说!」

宇文述取出一本奏摺呈上道:「陛下,各地总管府多如牛毛,严重影响了各地政务,微臣建议进行改革,建议只保留十个边疆总管府,其他总管府全部裁撤,各郡军府改为各郡官府负责,方便府兵耕种训练,为了区别,微臣建议内地军府改名为鹰扬府,边疆军府改名为骠骑府,长安拱卫军府改为虎贲府。」

宇文述这个奏摺当然是根据天子杨广的要求提出的改革计划,它核心就是废除内地总管府,军府交给地方官府,但在边疆设都督府和大都督府。

杨广看了看奏摺,点点头道:「可以交给内阁讨论,各位爱卿如果有补充的建议,也一并交给内阁。」

朝会的作用主要是集思广益,但它也要遵循朝廷规则,首先就是不能越权,比如兵部郎中有一个很好的方案,但这个想法也必须向侍郎汇报,然后侍郎再向尚书汇报,最后由尚书决定这个方案可不可能在朝会上提出,然后由谁来提出?

现在大家看到了,改革方案最后是由兵部尚书宇文述提出,他当然不会给别人机会。

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出批准这个方案的决议,必须要提交内阁政事堂讨论,由政事堂做出决议,最后由天子批准决议,朝会就提供了一个大家都参与讨论这个方案的契机。

这时,户部尚书韦冲起身道:「陛下,微臣对这个方案也有一些疑虑。」

「韦尚书请说!」

「陛下,废除总管府的改革并不是一句话废除那麽简单,里面还涉及很多问题,比如给军府财政拨付以后是不是要交给郡衙,怎麽给,给多少,这些都要明确,其次总管府还承担转运署的职能,一旦废除总管府,那转运署是不是要成立?还有总管府对各郡县的监察职能怎麽办?是不是还要另设监察署?」

杨广点了点头,「韦尚书说得有道理,所以废除总管府并不是兵部一家能决定,高相国,你说说想法!」

高熲起身道:「启禀陛下,去年微臣就给先帝提到过设道的建议,因为先帝身体不太好,这个问题就没有深入,今天微臣想借这个机会再提一提设立道的意义,它其实是和废总管府相辅相成,这就像两汉设州一样,由十几个郡组成一个道,比如河北道丶河东道丶关内道丶京畿道丶河南道丶山东道等等,还有南方和西北以及辽东,道的作用主要转运丶监察和刑律复查,但没有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