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历史的大势不是某一个人能决定的,就算没有李唐,也会有元魏复兴,或者是别的什麽王朝,李唐兴起其实是整个关陇集团对杨家的造反,李渊不过是董事会代表而已。
萧夏笑了笑对张云秋道:「我可以用先生,但只有一个条件,先生必须和过去彻底割裂,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绝不会容忍。」
张云秋连忙躬身道:「卑职不是为别人活,而是为自己的前程,哪怕雍王再度兴起,也和卑职无关,卑职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不欠他什麽了。」
萧夏点点头,「我给你算一级幕僚,每月一百贯钱,主管政务,我的另外两个一级幕僚,刘文静主管财政物资,裴文安主管军政,正好缺一个主管政务的幕僚,先生来得正好。」
张云秋想做财政,当然他也擅长政务,不过现在没有他选择的馀地,张云秋连忙起身行礼道:「卑职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萧夏随即派人把刘文静找来,交代了几句,刘文静行一礼,便带着张云秋去了幕僚帐。
给张云秋安排了大帐,刘文静又笑道:「请张兄跟我来这边。」
他们来到旁边一顶大帐内,只大帐内堆满了各种奏摺丶地图之类,还有不少人在收拾。
刘文静向两名年轻人摆摆手,「玄龄,文华,请这边来!」
两名年轻人正是房玄龄和张亮,他们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刘先生!」
刘文静给他们介绍道:「这位是殿下新收录的幕僚,张云秋先生,之前是雍王的首席幕僚,曾官任户部尚书,现在为殿下效力了,以后主管政务。」
两人听说是前皇帝的首席谋士,不敢怠慢,一起行礼,「参见张先生!」
刘文静又给张云秋介绍了房玄龄和张亮,张云秋笑道:「以后还请两位贤弟多多关照!」
房玄龄和张亮虽然来得早,但他们毕竟还年轻,大世面见得不多,经验也不足,萧夏把他们放在二级幕僚上。
有了张云秋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牌谋士带路,他们两人会成长得更快,包括魏徵也是,他需要磨练。
刘文静走了,他现在也很头大,很快就要去河西,他们有大量的钱粮物资,不知该怎麽运走,他还要去寻找运输工具。
张云秋指着满帐的奏摺文书笑问道:「这些是什麽?」
房玄龄笑道:「这些都是过去十几年间,河西丶陇右和朔方三地进奏院的留底档案,被我们借过来了,殿下让我们整理这些文书,就会了解河陇三地的民生丶政务和地理。」
「这是个好办法,一起整理吧!正好我对河西也不熟悉。」
张云秋显然很清楚怎麽融入集体,那就是和大家一起做事,很快就会熟悉起来。
…….
来来去去,因缘而聚,缘尽而散,萧夏刚得了一个张云秋,杜文就来向萧夏请辞,他母亲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他要回家照顾母亲,同时还要为母亲守孝三年,他不得不辞去幕僚之职。
萧夏批准了杜文的辞呈,又名亲兵取来五百两银子,给杜文作为柴米钱,萧夏知道杜文虽然出身京兆名门杜家,但他是偏房庶子,家境贫寒,在跟随自己之前一直替人抄书为业,有了这五百两银子,他和妻儿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杜文心中着实感动,哽咽道:「感谢殿下厚爱,卑职守孝结束,一定会再来投奔殿下,继续为殿下效力,还望殿下收录!」
萧夏微微笑道:「你看我给你的辞职书上是怎麽批示的?」
杜文连忙看一眼辞呈,只见上面写着『停薪留职三年』四个字,他感激涕零道:「殿下知遇之恩,杜文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萧夏笑了笑道:「你们杜家有人才,你可以推荐给我!」
「一定!一定!卑职回去一定会打听,殿下没有别的事情,卑职先告退。」
杜文并不是这麽一走了之,他还要去刘文静那边备案交职,才能离去,刘文静不仅主管财政,也主管人事,幕僚的招募离职都是他负责。
走到帐门口,杜文又想起一事,连忙走回来道:「卑职确实有个颇有才华的族侄可以向殿下推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