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水路迎亲(1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2634 字 8小时前

第366章 水路迎亲

皇室成婚的最大特色是隆重丶盛大,仪式感十足,同时失去了很多民间迎亲成婚的乐趣。

数百名宦官天不亮就在崔府到小河码头这段路进行清扫洒水,铺上了长达百步的红地毯,数十名迎亲宫女也提前来到崔府进行布置,张灯结彩,崔府里里外外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

崔府的盛大举动轰动了兰陵坊,坊内百姓都讨论崔家嫁女,竟然是嫁入皇宫,但很快又辟谣了,不是嫁入皇宫,而是嫁给楚王殿下,成为楚王妃。

博陵崔氏无疑是大赢家,天子的三个儿子,有两个娶了崔家之女为妃,将来肯定会成为第一外戚。

新娘崔羽已经化妆完成,也穿戴整齐,头戴凤冠,身穿大红喜服,肩盖华丽的霞帔,配以凤纹金坠。

今天的伴娘是她的妹妹崔眉,另外还有一个接引娘阿楚,接引娘一般是男方年纪稍长的女性担任,主要是安抚新娘紧张的情绪,顺便说一些婚礼规矩。

但阿楚年纪不长,也不懂婚礼规矩,她就是纯粹来陪崔羽,安抚她的紧张,同时也替代了陪嫁丫鬟。

「我听公子说,在皇宫只呆一夜,明天上午就回府。」

「府宅不是在重建吗?」旁边崔眉问道。

「是去太平坊,太子的旧宅,太子不是搬去东宫了吗?旧宅就空出来了,天子赏给了我家公子,所以那里也是我们府宅,我告诉你们,那边的花园可漂亮了,不像我们的老宅,啥都没有,那边亭台楼阁很多,水中的红鲤鱼有一尺长,没事我们就去喂鱼,可有意思了。」

崔眉听得眼睛发亮,「阿姐,我们也去喂鱼!」

崔羽听得直翻白眼,昨晚非要看那些图册,不给看还气呼呼走了,一转眼又想去喂鱼了,还真是小孩子。

不过崔羽想到昨晚那些画册,她昨天一个人偷偷看了,想起来就害羞,但她心中也充满了一丝期待。

这时,远处传来的鼓乐声,这是迎亲队伍来了,崔羽一下子紧张起来。

阿楚起身笑道:「羽姐姐,我去看看,打探一下消息。」

崔羽轻轻点头,阿楚快步出去了,崔眉起身道:「我也想去!」

崔羽一把将她拉住,「你不准去,在这里陪我!」

崔眉嘴里嘟嘟囔囔,只好趴在窗上向外张望,「阿姐,好像进府了,哎!真没意思,这麽容易就进府了,红包都没有拿到吧!」

崔眉主要想去拿拦路红包,她感觉红包拿不到,就没有兴致了。

普通人家迎亲,大门都关着,要想把大门打开,得唱歌或者对诗,要麽就是红包开道,一般都是小小的红布袋,每个小红布袋中装几十文钱,大户人家会放一两银子,洒出几十个红包,门自然就开了。

但皇族迎亲,这些都统统没有,上百名宦官在大门前一字排开,每个人手中捧一只盘子,盘子放着各种礼物,吃喝穿戴,样样有,每样都扎着红绸。

新娘父亲站在大门前,司仪杨恭仁高喊一声,「楚王前来迎亲,美满姻缘,百年好合!」

两人躬身行一礼,崔弘舟让开,司仪带着宦官们进府了,两个人一排在前面开路,十几名宦官高举红罗伞盖,簇拥着新郎进府。

迎亲不是马上就走,迎亲队伍要吃顿点心,一般是红枣桂圆莲子粥,加两个鸡蛋,但这样吃不饱,女方家还要煮一碗面,不过煮面有点麻烦,最近忽然流行包子,包子的圆滚饱满的外型表示团圆美满,导致迎亲吃包子一下子就火了,成了长安的新习俗。

所以长安迎亲都不再煮面了,每人两个小葱羊肉大包子,加一碗红枣桂圆莲子粥和两个鸡蛋,每个人再塞几百文钱的小红包,这样肚子饱了,口袋也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