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会试结束,文曲星动(求双倍月票)(2 / 2)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7057 字 4天前

徐青闻言,笑了笑:「凤大哥,咱们这侄女倒是不简单。你往后不用担心她了。」

「哎,我也不知道,她小小年纪,哪来这麽多的心思。公子,你以国士带我,凤某绝不会负你的。」

徐青:「凤大哥不用心里有太多负担,即使有一天你为了女儿做一些在我这出格的事,那也是父女之情,天性所在,难以避免。」

「凤某绝不会做这种事,真到了那一步,我就……」

徐青:「凤大哥,事情没发生前,不必想那麽多。其实在我看来,令爱对我用处很大。她是个明白人,今后我们总有合作机会的。」

徐青意味深长道。

他其实根本不担心凤倾天会因为女儿对他不利,因为徐青有气运小蛟,能提前察觉危险的。

故而他用人,一向很是大度。

老皇帝会整天想着总有刁民想害朕,在徐青这里,则这方面的顾虑很少。

徐青安抚凤倾天之后,静静等待会试开启的时候。

这次会试,霍景来当主考官,亦是首辅和王巩政治交易的一部分,其中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让徐青成为无可争议的会试头名。

在首辅看来,徐青中会元,乃是一件大事。

因为徐青不中会元,那影响太大了。

但直接让老梁来当主考官点中徐青作会元,公信力也有些欠缺。霍景来当主考官,既有朝堂斗争妥协的一面,也是为了给徐青正名。

霍景之所以放话对徐青不利,也是提前做铺垫。

当然这些事以外,徐青也得拿出令人信服的文章。

在这方面,首辅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虽然从制度来说,会试更严密,作弊的难度很高,但主考官有搜落卷的权力,就注定了能将想要点中的卷子找出来。

何况徐青的文章,肯定是最出色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要霍景不反对这篇文章,自然能将徐青点中。

除此之外,霍景作为主考官,对这次会试考生中出众人物的文章,肯定是有提前调查研究的。

因为会试本身也是壮大势力的机会。

提前做些功课,理所当然。

很快,到了会试开始的这天。

近日来,都是风和日丽,使人心情愉悦。

一行人送徐青到考场外。

徐青对着众人吩咐:「送到这里就好了,大家回去吧。」

他说话间,声音清越,有如凤鸣,更有一股堂堂正正,不可置疑的威严。

徐青告别送行的人,在拥挤的考生人群中行走。

他的步音有种奇妙的韵律,仿佛和礼法丶规矩丶天理契合,使人下意识让开,发自内心认为眼前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应该效仿和遵从。

他在哪,礼就在哪。

考生的无序变得有序。

考场贡院外,维持秩序的官差们都震惊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任何一次会试,有如今这样安稳的秩序。

会试的考生都是举人老爷,经历排队和搜身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冲突,不过当然也有官差故意羞辱举人老爷的事存在。

总而言之,每次会试的搜捡,都不会很顺畅。

现在徐青一出现,他的步调,仿佛制定了礼法和规矩,使得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使无序变得有序,这是徐青参悟太极拳经结合自身儒道修行,加上虎豹雷音,参悟出的「无极天音」。

这门神通的根底还是以太极拳经为主。

其实说起来,这和佛门的梵音丶天魔音也没本质的区别,都是引导人心,影响心神为主。

如果徐青是人人喊打的邪魔,他用这个玄音,那就是天魔音。

他是高僧大德,那就是梵音。

他是道士,那就是仙音。

神通的正邪好坏,关键在于人。

徐青终于踏入这全天下最庄严肃穆的考场——京师贡院。

这里的圣像比衍圣公府里的圣像,更加浩大阳刚。

其实衍圣公府的圣像,也不是历经千年不毁的,在战乱后,重新修补过或者重塑过。更关键是,来会试贡院的读书人,都是天下读书人的精华。其参拜圣像,铸造的浩大阳刚,自然十分厉害。

读书到了举人这个层次,说是内心里一点道义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至少对微言大义总归是有些参悟的。

而且秀才考举人时,以八股为主,但举人中不中进士,都是老爷了,所以拼劲是没有秀才那麽充足的,多少有些闲暇去读更多的古籍,重新塑造自己的学问体系。

总而言之,大虞朝的秀才,不少人是没工夫研究四书五经以外的文史,这方面都是等中了举人之后,慢慢补上的。

又或者知晓科举无望,才开始钻研杂学。

其实在徐青看来,博学和专精不冲突,关键在于思考和学习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就不会被书中的条条框框约束思想。

但道理谁都懂,真要如此实行,其实很痛苦。

所以及时的反馈很重要。

徐青正是有青铜镜的反馈,才一步步让自身强大起来。

进入考场之后,徐青默然坐在自己的考棚里,等流程走完,开始答题。题目是中规中矩的。

这符合会试的惯例。

会试的题目,一样以中正为主,不犯错最重要。

徐青没有刻意弄险,而是结合自己所学,平实有力的写出一篇文章。他现在的文风十分厚重直白,更像上古诸子的风格。

他答题的速度不快不慢,仿佛和一天的时辰运转锲合,文章内容的承转结合,宛如二十四节气的流转。

会试的规格很高。

主考房内的官员,都是身着朱紫的官服。

其中自然以霍景这个左都御史为首。

失去了当吏部尚书的机会,却收获了会试主考官,这笔买卖终归没太亏。而且他前些年已经做过一科会试的主考官。

做两任会试主考,在国朝是不多见的。

这让霍景在如今式微的保守派中,大涨颜面。

许多将他和前朝反对王荆川变法的司马公相比,说假以时日,霍公当能流传后世,说不定也能编撰出一部不逊色资治通鉴的巨着。

霍景对这些话十分受用。

在他看来,留名比掌权更重要。

他不是不清楚变法的好处,可是在他看来,变法终究会是失败的,后世若是改朝换代,大概会将本朝的败亡的起因扣在首辅变法上。

只要做事,肯定会被找缺点,被批评。

所以他先批评了,岂不是注定留名后世?

在他看来,首辅丶徐青之辈,注定是要身与名俱灭,只有他这种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如不废江河万古流。

今天给徐青一个会试头名又何妨?

他注定会赢,徐青和首辅注定会输。

忍一时之辱,他终究会在历史长河中,得到公正评价,使日月幽而复明。

不知不觉间,来到会试的尾声。

收卷,锁院,开始阅卷。

在抄卷官,开始誊抄试卷时,正将一份考卷打开。

不甚明亮的油灯下,这份考卷在他眼中,字字迸射出斗大光华,大放光明。

霍景正和众位考官检阅考卷,一切都按着流程来,有条不紊。

忽然间有人传来急报。

霍景等考官,闻言大惊,顾不得考场阅卷的规矩,纷纷到了抄卷房,看到油灯下,一张试卷,字字迸发光明,似乎连房顶都冲破了。

这时候,有人对着天空惊呼一声。

霍景等人,连忙到院中,看向天空。

只见到紫微斗数中,北斗第四星,忽然之间,在夜空中大放光明,星华如斗坠落。

「这是文曲星。」有考官失声道。

霍景一时间不可置信,又随即失魂落魄。

文动北斗,还是文曲星,这注定要名留青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