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倒是需要,不过...”
“不过什麽?”
“不过海上风浪大,一旦遭遇风暴触礁沉船便有去无回!”
“哦!”朱慈炯改口道:“如果需要骑兵,可以让李定国从军中抽调一些精锐支援你。”
几人围在一起又商量半天,敲定了作战计划。
但是在出兵日期上出现了分歧。
郑成功主张速战速决,即刻出兵向东番进发。
趁着十六大潮的时机进入内港,攻打和兰人。
朱慈炯觉得太急,觉得再等半个月比较合适。
李定国不熟悉水战,不发表意见。
郑成功坚持道:“殿下,在等半个月就是七月了!七月的海面风高浪急,别说打仗了,就是航行都成问题。”
朱慈炯想了很久,最後拍板同意。
随着他一声令下,民夫和辎重兵开始往船上搬运物资。
有粮食,淡水。
火炮,以及配套的火药,炮弹。
除了这些,还从李定国军中抽调了五百骑兵。
加上郑成功军中的五百骑兵,勉强凑够了一千骑。
为了尽可能的不被风浪一锅端,郑成功把骑兵分散在几十艘商船上。
六月初二,各部在泉州府金门岛料罗湾集结誓师。
转天一早,船队在号炮声中扬帆起航。
数百艘战舰的风帆遮天蔽日,看的人心潮澎湃。
初四清晨,船队抵达澎湖屿(澎湖列岛)。
岛上没有人烟。
辎重船在此停留,把这里作为进攻东番的前进基地。
其馀船只在岸边停靠一夜,继续向东进发。
六月初七,郑成功率军抵达柑橘屿附近。
他没有急着前进,而是派出数艘战船寻找施琅的踪迹。
找到中午时分。
没找到施琅,却遇到了风暴。
迎面吹来的狂风让航行变得十分困难。
船虽然能逆风航行,但逆风并不是直冲着风航行。
而是先调整船只,让船侧风航行。
再调整风帆,用走之字的方式前进。
众所周知船在航行时会左右摇晃。
侧向的风会加剧摇晃,当风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能把船吹翻。
为了不解锁出师未捷的成就,郑成功只能下令返回澎湖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