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被赵知县说得有些懵。
其实真要说起来吧,鹤山离着宁阳县城比较远,离着汶上县倒是比较近,一来一回得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所以除非是有什麽事情,否则杨大知县也很少往鹤山那边去。
赵知县又继续说道:“你宁阳县鹤山的百姓总是与我汶上县的百姓说你们宁阳县如何如何,如今我汶上县已经有人闹着要迁到宁阳县来,你杨知县是不是要给本官一个交待?”
“汶上县的百姓迁到宁阳?”杨少峰终於弄明白是怎麽回事儿了。
洪武元年,朝廷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北伐蒙元,像户籍制度这种事情还没有开始执行,更没有明文禁止百姓迁移。
汶上县的百姓很可能就是听鹤山的百姓说宁阳县多好多好,所以想要迁移到宁阳县来。
像这种事情,只要汶上县的赵知县点头,自己这个宁阳县的知县也同意接收,事情就能顺顺当当的办妥。
但是!
汶上县的百姓想要迁移到宁阳,自己这个宁阳县的知县也同意接收他们,汶上县的赵知县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让百姓迁移的。
因为一个县的户籍数量和丁口数量涉及到了丁口增长,赋税徵收,杂项徵收,徭役摊派等等一大堆的利益问题,更是涉及到了以後考核升官的问题,所以没有哪个知县老爷愿意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迁走。
除非收了钱。
杨大知县心中高兴,脸上却摆出一副满头雾水的模样,对着赵知县反唇相讥:“你赵知县在胡说八道些什麽,这事儿跟本官有什麽关系?跟鹤山的百姓有什麽关系?”
“再者说了,陛下都没有下旨不许百姓搬迁,你赵知县还管得着百姓往哪里搬?怎麽宁阳县的百姓就没想着往你汶上县搬呢?”
“他娘的,你一个跟本官同级的七品芝麻官儿,不想着如何治理好汶上县,反倒来寻本官的晦气,本官刚刚说你赵知县好大的官威,还真是让本官说着了!”
赵知县又一次被杨少峰骑脸输出,忍无可忍之下终於冷哼一声,转身上了一头毛驴,居高临下的望着杨少峰喝道:“杨知县,你!你且等着本官参你一本吧!告辞!”
瞧着赵知县骑驴远去的背影,杨大知县却是呵的呸了一声,骂骂咧咧的说道:“他娘的,还来威胁本官?什麽东西!”
紧接着,杨少峰又扭头对跛五说道:“记得让人去告诉知社各闾的社长丶闾长们,若是其他州县的亲戚前来投奔,让他们尽管收留下,回头来县里登记户口簿子便是,本官只怕治下的百姓少,不怕百姓多。”
气咻咻的说完之後,杨少峰杨大知县乾脆又带着跛五往城南的修路工地上而去。
差不多三十米宽的道路,搁在宁阳县绝对能算得上是第一大工程,也由不得杨大知县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