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达看到朱皇帝召集起来的一百一十二个大小夥子,心中的疑窦总算是得以解开。
难怪他杨癫疯这几天不做人。
一百一十二个青壮啊。
土生土长的宁阳人,意味着他们不会跟江南士绅什麽牵扯。
受过杨癫疯分地的好处,受过朱皇帝和朱标分牛丶分农具丶分种子的好处,意味着忠诚度方面也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一百一十二个青壮还都识字,里面还有很多乾脆就是宁阳县的书吏。
虽说他杨癫疯总是口口声声的骂这些青壮是没脑子的蠢蛋,但那也得看是跟谁比不是?
跟周敬心和李辉他们那些人比肯定是不行,人家那都是正儿八经的进士。
但是跟大都督府里的那些个杀胚们比起来,这些认识五百多个字的青壮可就算得上是有学问,只要上过两回战场,就可以慢慢往指挥使甚至将领的方向培养。
要不然的话,他杨癫疯也不会把这些青壮们抓去做书吏。
现在好了,心心念念的冠军侯捞不到,还得再搭进去一百一十二个青壮,这搁谁身上能乐意?
尤其是他杨癫疯,出门不捡钱就算亏的看家狗性子。
啧啧。
也不知道他会怎麽折腾上位?
上位起码得比咱老徐更惨吧?
说不定又得编排出个赵五小姐又或者张六小姐?
正当徐达在心里疯狂编排朱皇帝时,朱皇帝却忍不住向徐达显摆。
“瞧瞧,这一百一十二个,全都是好小夥子。”
“咱想好了,把他们单独划分成一个百户所。”
“先扔到驸马府里训练一段时间,等差不多了就直接调到东宫。”
“啧。”
“一百一十二个同县的,差不多可以划出来十个全是同村人的小旗。”
“他娘的,咱看着都眼馋。”
徐达脸上堆着笑,心里却忍不住疯狂吐槽。
你看着眼馋?
老夫还他娘的眼馋呢!
都说两个同乡兵在战场上至少顶好几个异乡兵,那他娘的同村兵呢?
这年头,同村往往就意味着同宗。
好家夥,同乡,同村,同宗。
一个这样儿的百户所,怕不是能顶一个千户所?
徐达越想越气,忍不住扭头看了杨少峰一眼。
杨少峰的脸色已经黑成了锅底。
他朱重八是不是有什麽大病?
你说要给朱标弄一支东宫护卫,本官没说什麽。
但是你丫直接把宁阳县衙里接近一半的书吏,还有本官准备以後抓去登州军事学院读书的苗子全都一扫而空,这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