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集句诗的故事兼後记(1 / 2)

火爆波长 王一弦 3410 字 16天前

第68章 集句诗的故事兼后记

《火爆波长》完结了,天上地下的,跨越几千万年,书友辛苦了,感谢不弃!大家都累了,一起把眼晴睁开吧,回到现实中来,无论境遇如何,总要好好面对。

后记中,弦哥不打算再举着「千秋镜」,镜像古今,展望未来了。

说点轻松的事,讲讲弦哥为什麽在基本没有中国人和事的小说里,加上中国古人的诗句作为「压章诗」,竟然还每章一首!

这也太跳戏了,就像是在世界知名的科技博物馆门口贴了一副中国对联,实在有些格格不入丶

不伦不类。

集句诗自魏晋始,时人将诗经等古代名篇不同诗歌中各取一句,集成新诗,故此得名。宋代王安石集唐人句,把集句诗这种文体固定下来,深受文人喜爱,苏轼等人都有佳作流传。

文天祥酷爱集句,又独喜杜甫,在狱中集杜甫一人诗句竟达200馀首,以集成的新诗尽诉家国情怀,传为佳话。

至元丶明丶清,唐宋诗家遗珠灿若烟海,集句诗更得诗家偏爱。折子戏中多以集句诗压场,如汤显祖《牡丹亭》55折戏,共使用54首集句诗。

弦哥开始也没想过要搞「压章集句诗」,只是想在小说结尾处写上杜甫和白居易的各一句诗:

死为星辰终不灭,

一重浪灭一重生。

因为这两句诗与《火爆波长》的内容和主旨太契合了,简直像是弦哥托人请白司马和杜诗圣私人定制的。

后来想,只两句不成诗呀,要不集成一首七言绝句吧。再后来呢?你看到了,弦哥集了八句,

成了小说尾声最后的那首七律:

观书已获千秋镜,宋,苏轼万里归来眼倍明。明,游朴身外红尘随意换,唐。吕岩云边铁锁度人行。明,顾奔流后浪催前浪,明,邓云霄画者无情看有情。明,徐渭死为星辰终不灭,唐,杜甫一重浪灭一重生。唐,白居易七律就七律,反正安排在结尾处,由中国人李小玄的白马王子吟诵出来,也不显得突兀。

有一天,弦哥突发奇想,难道中国古代诗词真的能描写和「预言」硬核现代科技?

比如炼丹对克隆,飞升对航天,海市蜃楼对智慧沙谷,绳绳兮对超光波?

弦哥马上否定了这个荒诞的想法,就算有些诗句能沾点边,那古人没见过甚至想都无法想像的现代科技,怎麽可能一一对应呢?

于是,弦哥挑了几个自认为绝无可能的科技名词,难为古人,也难为弦哥自己。有本事先描述一下什麽叫:「谐振波」。

这个还真有:

透清波路想应难,宋,释绍昙正变源流有数般。清,田雯主频?变频?还有数般!这个算蒙上了。

来一个「太空电梯」?这个也真有:

遥对方山影拟齐,唐,周朴更从琼殿立丹梯。唐,黄滔古人没有望远镜,知道有火星,但不一定会写进诗里吧?

还真写了,东坡老先生诗云:

「火星岩下石凌壁」。不止写了,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火星岩》。

啊?

上难度,完整表达弦哥小说里提出的「土星环标记点」实验,能从古诗(近体诗)中找到吗?

弦哥跟自己打了一个赌,要是能集成此诗,弦哥就给小说的每一章都集一首。

霰落初疑集陨珠,宋,赵蕃其间细大竞差殊。宋,陈普机轮转侧谁能辨?宋,释正觉一片寒冰出锻炉。明,多从土星环的形成,到期间竞速不同,再到一片寒冰形成一个整体,实在是太准确了,尤其是其中的「机轮转侧谁能辨」一句,绝了。

土星环转动的时候,无法分辨某一部分的转速,这正是弦哥设计标记点实验的原因。

弦哥不服,耍赖加试一题,能描写开罗附近的吉萨大金字塔吗?三座塔不仅高大,考古学家说它们的排列方式对应天上的猎户座。这个也有:

罗代遗踪古塔云,明,柳潇胸藏星宿是天文。明,桑悦还有,古人描述白垩纪的土层,标识地质学新生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