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冰蒋情况大概描述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按照夏景风给出来的思路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大部分的数据和夏景风给出来的结果完全一致,但是其中有一个数据却反反覆复没有办法得到证实。
蒋冰其实有些难以启齿,因为夏景风给出的那个实验结果的数据和理论上推测出来的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他们甚至怀疑过夏景风给出来的数据会不会有什麽错误。
不过夏景风非常有自信,毕竟这可是来自於远比地球更高级的文明智慧的结晶,乾爹的母星早就已经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超导,这数字自然是不会出现什麽问题。
他又再次通过人工智慧确认了一下,发现这算是一种特殊情况,但是完全合理的,只是理论机制上还没有得到当前物理学界的认可。
“我给出来的数据不会有错,你们放心,”夏景风很是坚定地说道,“这是量子涨落对宏观材料导电性造成了一些影响,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了。”
“嗯,”蒋冰点点头,他对於夏景风的科研能力和知识储备还是很相信的,既然他再次确认这个数据没有问题,那就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我们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可能需要你帮忙想想办法。”
“行,这个交给我,”夏景风也知道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
...
夏景风又和其他人寒暄了两句就离开了实验室。
这件事情他还是比较放在心上的,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实验的进度就会被大大延缓。
夏景风让智能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期刊上都扫描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麽相关的信息,但是却一无所获,目前没有任何人研究过如何克服量子涨落对於超导的影响。
其实这也非常容易理解,现在人类对於常温常压超导的研究还处於一个比较原始的阶段,而这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自然是非常冷门的。
打个比方,在手枪这个概念才出现的时候,谁又会去研究子弹飞行时候的力学相关课题呢?这也是一样的道理。
忽然,夏景风在庞大的信息库里找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这并不是一篇文献,而是一篇国自然基金项目的申请书!
夏景风赶紧让系统把这个申请书给调了出来。
这是渝大高分子系一个名叫苏荃的讲师的申请书。
他今年已经是35岁了,按照这些顶尖高校不进则退的政策,如果在35岁拿不到国家自然基金,可能就会要被劝退了。
这位叫做苏荃的老师今年正好是35岁,这一份申请书算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後一舞了。
不过夏景风也看到这个基金的最後评定结果,学校的专家们并没有通过它,甚至都没有向上提交,原因有两点。
第一,他们怀疑苏荃的研究结果存在偶然性,甚至有可能是造假的,因为它的结果和当前学界的普遍认知有很大的偏差,他们认定这是哗众取宠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这一项研究目前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
因此,在学校的层面就直接把这个项目给毙了!
夏景风仔细看了这一份研究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它已经得出来夏景风给自己实验室的那一组数据了。
虽然实验只成功了一次,但这还有很大的可能是限制於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等各种情况。
“妈的,这不是耽误人么!”夏景风很是无语,真理果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