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上映后,一点水花都有。它表达的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旧时代的人,对旧文明的哀叹。拜托!工农阶级谁看这玩意?
当时有人批评:「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
立意本身就不讨喜,谢晋拍的也一般,失败是正常的。
王家卫来拍,倒是能拍出那种矫情的调调。
陈奇无意插手《最后的贵族》,只遵照领导指示,为谢晋提供了一些帮助。而这些帮助,已然让剧组多了不少便利。
女主林清霞,男主濮存昕。
女配,也就是三个闺蜜,分别由潘虹丶肖雄丶李克纯饰演。
濮存昕这会已经34岁了,他爹当过人艺的院长,故此进入人艺做话剧演员,而他真正红的时候要等到90年代,那会都40来岁了。
「谢导演!」
「哎呀,青霞!」
傍晚时分,一干主创过来了,谢普与林清霞热情拥抱,又介绍其馀演员。人家潘虹丶
肖雄也是大陆着名影星,都集中学习一段了,讲戏丶揣摩人物云云,住的只是招待所。
一瞧林清霞,不用体验生活,自己住花园别墅差距大的无法平和。
当然表面上都很客气,林清霞也知趣,不瑟,主动套近乎:「能与你们合作太开心了,我一直觉得大陆的演员比我们要专业,我生怕我演不好,大家多担待!」
当即开席。
小杨也混了个位置。
谢晋酒瘾又上来了,林清霞也能喝,加上一桌子人,这一顿干了五瓶五粮液(真实记载)。
《芙蓉镇》出来后,谢普的地位又高一截,所到之处无不大开绿灯。换成一般的导演,能开放花园别墅?能五粮液随便喝?
「清霞,明天我派人带你到处逛逛!」
谢普酒量惊人,一点没醉,道:「上海的戏份多在瑞金宾馆,外面取景比较少,但你也要感受感受上海的气息。我们大概拍半个月,然后去美国,在美国拍戏可能很辛苦,你多体谅。」
「没关系的,我是个演员,不要拿我当什麽贵重物品,我能吃苦的。」林清霞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
谢晋其实有点发虚,这片是上影厂和银都联合制作,银都属于辅助拍摄。而上影厂批给他的美金不多,比较拮据。
京城。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
丁桥已经走马上任了,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开国大典》的剧本。年初见过陈奇之后,
李乾宽等人便着手采风,收集资料,撰写剧本。
5月份出第一稿,又改,第二稿再改,第三稿再改直到此刻,好多专家依旧争论不休。丁桥是有经验丶有担当的老同志,拍板定夺:「主席私自外出,夜逛北平城这一段,保留!」
「可是!」
「就这样决定,我们统一意见,报给真理部审核。」
「好吧!」
关于对《开国大典》的意见报告,很快呈给王领导,王领导直接批了:「可以拍!」
「真的?」
「好好,谢谢您啊!」
长影厂的李乾宽等人,一直住在北影厂招待所,先接到了电话通知。编剧张天民丶张笑天急的问:「怎麽样?怎麽样?」
「过了!」
「啊?」
「通过了!咱们可以启动了!」
李乾宽兴奋至极,又一拍脑袋:「差点忘了,赶紧通知陈奇同志!」
(有了.—·
谁能推点西幻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