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错,错的是他,他还是一如当年。」
木释天轻声叹息。
随后,在木帅的带领下,二人走出了神殿,在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街道上漫步。
一路上,木释天与季惊秋说了许多,譬如今日之局的根本,与源头。
还有一些万年前的秘闻,他们真正在意的东西,譬如——文明的共识。
在他们眼中,维护「共识」,比一时的得失重要千百倍。
当一个文明面临牺牲某个人就能换取诸多利益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很「值得」的事,但通常不会说出来,更多的人会下意识选择沉默,哪怕他们内心也是这麽认为的。
因为他们或清楚,或模糊地知道,这不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当那个人站出来后,很多人会发自肺腑地认为他是英雄,
可如果所有人都将「牺牲一个人成全集体」这个理念视若理所当然,那后者的牺牲,也就不再具备赞颂的意义。
这就是所谓的「共识」。
就如好好学习丶孝顺父母丶忠于伴侣一样。
哪怕你未必践行,却也从心底明白,什麽是正确的,什麽是错误的,什麽是伟大,值得歌颂的。
这是一套并非百分百,但绝对处于主流的观念,也是保证人心趋于稳定,不会向下滑落的纽带。
当一个文明的共识出现问题,乃至是崩塌,大众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诸多问题无法明辨是非对错……这个文明以共识为基础搭建的一切秩序,都将开始走向毁灭,
最终导致的,就是一切都将走向极端,人心向下,礼崩乐坏。
而在心灵海洋出现的当下,集体性的人心向下,动荡不息……必会吸引来心灵海洋的「目光」。
心灵海洋的出现,无限制地放大了众生的存在,哪怕是在这个强者主导一切的时代,就像是天地宇宙的某种无形枷锁。
对于任何一个文明而言,社会秩序的平稳,人心的安定,都是文明延续的第一道护城河。
为了维护这条「护城河」,万年前的他们做出了许多努力,提出了各种理念。
世尊一脉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秦天凤推崇「顺天而行,补天之缺」。
柯青朽认为「冥心合太虚,清融浮想尽」。
杨青衫则坚定认为只要世间存有一分侠义之气,这口气尚在,哪怕世道再差,一切就都还有挽回的希望,因为还有人在尝试做正确的事。
李守承觉得「烽火传薪,薪烬火传」,只要前人不走歪路,做好表率,后来人再怎麽混帐,也不至于走上大的歧途。
而到了赫东煌,更是「我一人登高,万灵众生学我即可」,欲以一己之力拖拽世道人心向上。
至于不学?
你试试。
他们七人,便是七条脉络,再算上其馀百脉,就更是纷杂云乱。
姬天行不是不清楚「共识」的重要。
恰恰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更知晓其中底线在何处,也正是因此,所以他才总是这般「肆无忌惮」。
可在他们看来,有些事是没办法衡量的。
人心不是水中月,被搅动一团后,只待涟漪波纹散去,便又是水清月明。
人心一旦向下跌落,就极难拉起。
在木释天,乃至是四位神主的眼中,联邦已经出了一个姬天行,不需要再多一位季天行。
似忆起了万年前的许多往事,木释天轻声一叹。
万年来,谁都不好过。
有人主动投身樊笼,有人沉默负重万年,有人在黑暗中茕茕踽踽,走了很久很久……
好在世间总有星辰抚慰人心。
望着面前的年轻人,木释天有点感怀,他很想告诉季惊秋,其实他这一路走来,他们都看在眼中。
他们很高兴能看到季惊秋在刀斩第六限时,将最后一刀让给了与自我丶与梦神周旋了三十馀年的庄不同。
也很高兴看到季惊秋登临白玉京塔顶,少年意气风发似他们当年。
更高兴于季惊秋在西部造炬成阳,愿意做那些缝缝补补的扶世之人的靠山……
最终。
千言万语,只是汇聚成了一句话。
木释天微笑道:
「季惊秋,循此苦旅,可达晨星。」
然后,某人顿了顿,意有所指道:
「听闻这一代,姬家又出了一个修成『天人弈剑图』的武者。」
季惊秋福至心灵。
暂时打不了老的,那就打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