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漠落日圆!
关于这个问题,李如松其实早有定计。可土未堡之后,大明真正统兵的向来是文臣,哪怕是军中主将,也要遵从监军定夺。
所以按照规矩,李如松在说出自己的定计之前,先要请朱寅拿主意。朱寅如果没有主意,他才能以建议的形式,向朱寅献言献策,以此彰显文臣相公的军中权威。
不懂打仗的文臣,往往以徵询诸将建议的法子,形成「自己」的策略就当是自己懂兵,美其名曰「掌总」。
可是朱寅显然不是那些不懂打仗的文臣,他虽然还不是名将,却是真懂啊。
他作为主帅,岂能不知道粮草不继?今夜召集诸将军议,本来就是要解决此事。
朱寅胸有成竹的说道:「哮拜只带走了三千家丁,我军骑兵六千,还有一万两千步军在后。有这麽多人马,击败叛军不需要出动所有骑兵。」
「白杆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往往一天就能在山中跋涉百里。贺兰山很适合白杆军行军。明天夜晚白杆军就一定能追上叛军,而且白杆军还适合夜战。哮拜以为我会用骑兵首战,我偏偏出其不意,用白杆兵首战!」
朱寅一边说,手指一边在《九边图》上指点。
「诸位请看,我军距离叛军尾巴只有三十里了,大概在这个位置。明日黄昏之前,我军就一定能在鬼狐陂追上叛军。」
「但鉴于粮草不足,我军骑兵只出动两千骑兵,另外四千就停留此地,
等候后续的粮草。如此一来,两千精骑追击叛军,就能带走七成粮草,便能坚持八天!」
他的手又在《九边图》之外的桌子上一点,「虽然没有塞外的图,可是这个位置,大概就是居延海!两千精骑有八天粮草,绝对能穿越腾格里沙漠来到居延海。李将军和陈将军应该知道居延海吧?」
李如松和陈琳一起点头。
两人自然知道居延海。
居延海这个名字,说出来很多人不知道。可是若说西夏和元朝的黑水城,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黑水城,就是在居延海。
当然,元朝灭亡两百多年,大名鼎鼎的黑水城早就荒废。可是黑水城的所在,却是腾格里沙漠极其少有的绿洲。那里水草丰茂,足以用来补给粮草。
两千骑兵到了黑水城遗址,就不怕粮草断绝了。
却听朱寅继续侃侃而谈:「明天夜晚,等到白杆军到,让白杆军攀山越岭,从鬼狐陂两侧迁回,居高临下攻击叛军之首。等到叛军大乱,两千骑兵从后攻击叛军之尾。如此首尾夹击,叛军必败,就算能逃出贺兰山,也会损失惨重,士气大跌。」
「之后,两千骑兵继续追击叛军出塞。尽量在叛军逃往居延海之前歼灭叛军,俘虏庆王。」
众人听了,都是神色古怪。
几天前,口号还是「救出庆王」,这才多久,就变成俘虏庆王了?
朱寅继续道:「留在山中的四千骑兵,等到后续粮草到来,和熊庭弼丶
郑国望等人一起出山,作为为后援兵马,遥遥策应,相机行事。至此,我一万八千步骑全部出塞,再会师于居延海,一起南下。那麽最迟到五月中旬,
我军可与叶梦熊会师于凉州。到时足有五万大军,河西可保!」
其实朱寅还有一招。他已经派人去了河套通知戚继光。必要时,戚继光会亲率一万精兵救援。
李如松笑道:「抚军相公妙策,末将完全赞同。如此一来,暂时就能解决粮草难题了。」
这其实也是他的战术。可是朱寅说出了和他一样的法子。
这让他对朱寅更加信服。因为朱寅才十五岁,还是文臣,就有如此军略,真是天纵之才啊。
那麽接下来,就是优中选优的挑选最精锐的两千骑兵了,三中选一!
陈琳丶李如松等将领,也很赞同朱寅的策略。起码在他们看来,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朱寅眉头微锁的说道:」「虽然这是眼下最合适的法子,可一旦到了沙漠,很可能就会遇见其他蒙古骑兵,若是如此,两千骑兵就危险了。」
李如松苦笑道:「的确很有可能。但我等没得选,必须要冒险追击。如今庆王已经称帝,抚军只能亲自追剿,否则皇上必然问罪。末将等人只能拼死护卫,哪怕肝脑涂地,也不容抚军有所闪失。」
此时的李如松也很难。
朱寅必须亲自督军追击称帝的庆王,而他自己却必须要保住主师朱寅的安全。
陈琳道:「只有这个办法,冒险也要出塞。若真是走脱了伪帝庆王,我等都要下狱。」
朱寅站起来,摩着早就开裂的泥胎大佛,只见大佛的巨大手掌间,正有一只蜘蛛在结网。
朱寅漆黑的眸子看看奋力织网的蜘蛛,语气关情的说道:
咱门大上司生甘死的交情了。原本想看,乾脆利落的收复河套,平定叛军,和诸君痛饮宁夏,献俘午门,也就对得住朝廷,对得起皇上,也能让将士们得到封赏,大家皆大欢喜,就算功成圆满了。」
说到这里胃然一叹,,「可我没想到,叛军挟庆王称帝,还联络了西海蒙古和瓦刺。如此河西危矣!个人生死等闲事,可若是让敌军立足河西,误了朝廷大事,不管我是战死沙场,还是痪死诏狱,都于事无补了。那我朱寅就是国家罪臣了。」
李如松立刻站起来,斩金截铁丶语气铿锵的说道:「抚军放心,但有末将寸气尚存,绝不教叛军立足河西!」
陈琳也甲叶铮铮的站起来表态道:「末将即便粉身碎骨,也誓死效力,
不让庆王立足河西!不成功,便成仁!」
李如柏重重的一皮鞋,藏狐脸上神色坚定,「抚军放心,但有末将寸气尚存,绝不教叛军立足河西!」
眼见诸将纷纷表态,一个个战意如铁,朱寅这才转忧为喜的说道:
「好!好!将为兵之胆,有诸位将军勤于王事,誓死报效朝廷,将士必人人奋勇争先,王师战意如虹,叛军土鸡瓦狗,西北数月可定矣!」
诸将一起道:「相公放心,我等必效死力!」
小黑蹲在灯影之下,似笑非笑的看看朱寅,漫不经心的摇看尾巴,
当下朱寅让李如松丶陈琳挑选两千精骑,准备明日大早追击叛军。再令李如柏等人统帅剩下的四千骑兵,最多只留三成两草,原地等待后续的粮草补给。
军需官专门列了细单,骡马丶车辆丶炒米丶饢丶肉乾丶水壶丶豆饼丶草束丶首干丶羽箭等物,全部连夜分配。
七成以上的物资供应给李如松丶陈琳的两千精骑。军中所有的明甲,都匀给两千精骑。这使得两千精骑中有五百多副明甲,其他的才是重绵甲。
朱寅和戚继光在河套分兵时,戚继光家丁中的五百多具装重骑兵,也分了两百给朱寅的南下兵马。这两千精骑之中,就有两百具装重骑。
每一个重骑兵,都有一辆骡车驮运具装铠甲。
加上朱寅的三百六十多个家兵护卫,追击叛军的兵马有两千三百多人,
四千多匹战马丶五千多头骡马。
说是只有两千多人,可加上马骡已经一万多了,又是浩浩荡荡的。
众人还在商议,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惊呼声,带看惶恐之意。
朱寅等人冲出去一看,只见数里之外的山坳中,有一片猩红在幽暗中闪动不已,隐隐传来鸟兽的凄厉叫声。漆黑如墨的密林中,传来潮水般的声音。
大营灯光的映照下,不远处好像有大片迷雾出现。
这一幕看上去很是诡异。很多士卒听到动静立即从睡梦中惊醒。
朱寅厉声道:「勿惊!这只是山火和烟雾!传令下去,谨防营啸!」
各级军官早有准备,第一时间勒令部署。
朱寅站在荒寺之外,对着夜空喝道:「本官在此,速速退下!」
果然,那猩红的一片很快就消逝了,空气中出来一股焦糊味。
朱寅知道,贺兰山偶然发生的地层自燃现象,往往火焰冲出地表,很快就会熄灭,不会持续多久。
很快,士卒们就完全镇定下来。
有稚虎先生,百邪辟易,阴兵绕道,再无可惧!
虽然士卒们毫无畏惧,却仍然相信刚才是阴兵鬼怪,只是被稚虎先生斥退,不敢再作票。
李如松等人都是松了口气。就刚才那种诡异情景,犹如地狱鬼火一般,
委实令人心惊。
第二天大早,天刚蒙蒙亮,朱寅就和李如松丶陈琳二人,带着两千多骑兵,加速前进,追击叛军之尾。
朱寅率军离开不到三个时辰,秦良玉就率领三千白杆兵赶到了,可见白杆军行军速度之快。
秦良玉早就接到朱寅的军令,她仅仅在缓坡休息了半个时辰,就再次追赶朱寅。
在贺兰山中,白杆兵的行军速度一日百里,远胜骑兵。
下午申时五刻,秦良玉终于在夔龙岭赶上了朱寅。
秦良玉一身银甲,俊眉修目,乍一看像个俊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