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道阻且长(2 / 2)

说罢,曹睿转头看向黄权:「黄卿在豫州做的不错。你的职位,等朕回来另有计较。」

黄权拱手一礼:「有臣在豫州,陛下尽可放心。」

简单嘱咐了几句后,曹睿也再不疑迟,下令全军向北进发。

曹睿自黄初七年起,共有三次出征,三次的心态也都截然不同。

黄初七年十二月,从洛阳随中军骑兵一同行至寿春。彼时的曹睿对行军作战还不了解,军令丶旗帜丶移营丶侦查丶阵型丶调度等等,都是从洛阳向南边走边学的。

是一种忐忑和期待交织的状态。

太和元年十二月,从洛阳率中军骑兵向西援护陇右。那时曹睿比首次出征多了些从容自信,但也由于诸葛亮的名头谨慎异常。

越打越从容,越打越生信心。随在军中半年之久,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文人笔墨下的神鬼之谋,仅仅只是存在于书面上的诡诞之谈。真实的战争,不过是在竭尽全力获取信息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手上资源的调配。

以正合,以奇胜,正是如此。

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而在当下,太和四年正月的第三次亲征,心态则闲适得多。

是攻非守丶掌控主动权丶骑兵更强丶敌人比吴蜀更弱……

各项原因交织在一起,北上中军的整体,都没有太多的紧张忧虑之感,反而立功求胜之心极炽。

当一支军队胜了又胜,军队的脊梁和骨气就立了起来。

但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如今的大魏中军,不过是在黄初年间重立丶在太和年间崛起的一支新军。

若要问及此前的中军去向,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经的大魏外姓将领之首,于禁于文则了。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故征西将军夏侯渊在汉中身死,武帝曹操亲率中军往救。

五月,魏军粮草辎重难以维系,武帝曹操率军从汉中撤回长安。彼时的曹操本人饱受老病困扰,已经难以正常领军。

七月,曹操本欲令曹植率中军赶赴襄阳营救曹仁,可曹植却因酒醉不能成行,因而派遣时为左将军丶假节钺的于禁前往。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大雨,洪水。

于禁降,三万中军尽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于禁身为曾经的外姓将领之首,起到了类似夷陵之战中刘备的作用。只能说北方底蕴犹在,损了许多还能重立。

而先帝曹丕在黄初年间的多次军事行动,其实起到了重立中军的作用。

十年过去,中军之精气神又强盛如此,实乃不易。

众军北行,曹睿骑在白马之上,望着远方的白云丶山林与原野发呆。

司马懿拨马凑上前来,笑着说道:「陛下,此番行军不同以往,周围城池众多。中原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各县之间近者五六十里丶远者不过百里,骑军北行每日皆可宿于一县。」

「今日大军可以在鄢陵与尉氏之间扎营。」

曹睿回过神来,侧脸看向司马懿:「司空也随朕出征了三次,这三次有何异同?」

司马懿轻轻捋须:「局势越打越开,国力越打越强。能战敢战而不好战,这才是国家强盛之本。」

曹睿摇头:「朕没说大魏,朕在问司空本人所思所感有何异同。」

司马懿思略了几瞬,缓缓说道:「臣只是有些感慨创业艰难丶守业亦难。」

曹睿笑道:「司空这话是何意思?」

司马懿道:「昔日武帝以陈留一地起兵,每临战事必亲统大军前往,终能平定北方丶肇成帝业之基。」

「文帝三次征吴,陛下又三次亲征。」

「如今天下非昔日王莽作乱之后,蜀丶吴两国也不是公孙述那种凭一重将就可征讨之国,只能辛苦陛下沐风栉雨丶亲率六师。」

「惟愿陛下早日廓清宇内,四海一统。」

曹睿看向司马懿:「司空所说朕都听到了,这是朕的志向,也是武帝丶文帝数十年来的志向。」

「不过,今日朕也问问司空。司空有何志向呢?」

司马懿施了一礼,沉声答道:「生前留名,死后流芳。」

「陛下,这就是臣的志向了。」

曹睿点头:「朕也期待司空立下功勋。朕今年二十有六,司空也才刚过五旬。路漫漫而修远兮,道阻且长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