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庙会大集
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之主。
按照佛门教义,人会受六道轮回之苦,但若往生极乐世界,便可摆脱苦难轮回。
其地位之高,自然不用说。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便是其圣诞。
关于这个日子的来历,也有个故事。
传说阿弥陀佛于人间,有两个化身。
一是善导大师。
二是永明延寿大师。
这位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其生于五代十国乱世,彼时佛法衰微,其受吴越王钱俶礼敬,被尊为国师。
一日,吴越王欲开无遮大会,设座时,众人谦让首席之位,永明大师亦不肯坐。一穿着破烂的长耳朵和尚,却毫不客气坐上首席。
会后,吴越王问永明大师是否有圣人来应供。永明大师回答,定光古佛今日来应供,暗指那长耳朵和尚便是。
吴越王闻后欢喜,派人去追,却得知长耳和尚在一山洞修行,找到时已圆寂。
长耳和尚圆寂前言「弥陀饶舌」,暗示永明大师身份。
报信人告知吴越王定光古佛圆寂,但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
吴越王闻此欢喜,急忙去见永明大师,却在门口得知永明大师也已圆寂。
更巧的是,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丶无量寿。
而「永明」是无量光,「延寿」既是无量寿,大师名号,正是「阿弥陀佛」之意。
随后,永明延寿大师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便被定为阿弥陀佛圣诞。
无论此事真假,日子就定了下来。
若是主要信奉阿弥陀佛的净土宗,会进行「三时系念法会」,「精进佛七法会」。
广德寺并非净土一脉,而是禅宗,因此只是举行「祝圣法会」为阿弥陀佛祝圣,愿其护佑众生。还有「普佛法会」,为信众祈福消灾,增长福慧。
这些,都是佛门弟子要操心的事。
对于百姓善信来说,则又是另一回事。
遂宁县的大小商户们很高兴。
毕竟这年头,虽说大宣朝气运正隆,但普通百姓依旧少不了奔波劳累,柴米油盐酱醋茶。
大老远跑来烧香的,没一个穷人。
这吃喝拉撒睡,都是年前一笔进帐。
跑江湖的艺人们,也很高兴。
连着几日法事,庙会是少不了,这边赶紧赚一笔,结束后再跑去成都接着挣。
明年吃肉还是喝西北风,就看这些日子。
遂宁的普通百姓也很高兴。
毕竟日子太苦太平淡,人生除了红白喜事,也就这些个庙会节日,能够乐呵乐呵。
因此一大早,城里就忙活了起来。
百姓携老扶幼,拎着小竹筐,摆满草纸丶香烛丶黄表丶供品,上山烧香,随后赶庙会。
去佛祖菩萨那里求个福,再到庙会上看看大戏丶吃点小吃解馋,堪比过年……
江湖艺人和货郎们,天尚未亮,便已早早起床去山下庙会,主要怕自己的摊位被坑了…
至于那些达官显贵,则起得更早。
庙里的头一炷香,谁都不肯放过…
…………
「庙会,没意思,不去!」
沙里飞胡乱扒拉了两嘴饭,便头也不回,返回房中,取出一幅图,带上手串盘膝打坐。
图上画的是一朵莲花。
他如今学习存神,是从基础开始。
先在脑海观想出莲花,随后极力维持,在停止修炼后,也能长久存在,才算入门。
否则,根本不可能存想出神明。
更别说今后的建楼。
这一步,对有些人来说轻而易举。
但对他来说,能正常入定都是大问题。
还好李衍从山上得了宝贝,这白衣大士手串戴上,沙里飞立刻体会到不同。
至少入定存想莲花,已经能轻松做到。
对于他的法门,李衍也有了计划。
梅山法教擅长猎人法,如今又第一个弄出了能配合火器施展的法门。
对沙里飞来说,再合适不过。
加入梅山教,并不是什麽难事。
这个教派分支众多,有各种组织,也有师带徒,流传甚广,蜀地同样有。
即便蜀地梅山教不愿意收,李衍也认识几个梅山教的好友,大不了前往湘西一趟。
「我就不去了。」
吕三直接拒绝,同样返回了房中。
那种人流众多的场合,对他来说简直是噩梦,况且带着一帮小动物,也不合适。
「怎麽都这样呢…」
李衍有些无奈,扭头看向王道玄,「道长,难不成您也没兴趣?」
王道玄抚须摇头道:「庙会看多了,今日天气不错,贫道想把书拿出来晒晒。」
「那好吧。」
李衍叹了口气,挤出个笑容,扭头看向旁边坐立不安的武巴,「走吧,今日我陪你。咱们吃个痛快,玩个痛快!」
「好!好!」
武巴连忙起身,脸上的兴奋难以掩饰。
说实话,李衍也懒得去,但无奈队伍里还有个武巴,别看五大三粗,毫不差于古代猛将,但心性有时跟孩子差不多。
路上也曾带其逛过一两次庙会。
结果这小子,自此念念不忘。
知道有庙会,前两日就开始等待,今日一大早就可怜巴巴望着众人。
以前都是沙里飞带他玩儿。
如今,就只能李衍亲自出马。
出了瑞福宅,街上人流明显稀少许多。
李衍本已出城来到码头,但心中一动,又转身对着武巴开口道:「灵泉寺外,也有个庙会,虽说小了些,但也不能错过。」
「不如咱们早晨逛这边,下午再去卧龙山下如何?」
「好!好!」
武巴闻言,脸上更是乐开了花。
李衍哑然失笑,带着武巴,转道往东而行。
…………
相较于广德寺,灵泉寺距离更近。
二人经过望江楼,由官道往东南方而走,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灵泉山下。
这里原本是一大片荒郊野地。
先是蜀中各地前来上香的香客,在遂宁县找不到地方住,便索性在这里安营扎寨。
随后,长春会又跑来划地盘。
等李衍他们到来时,这里已是人潮汹涌。
有土台木架搭建的戏台丶有说快板丶耍把式丶变戏法班子搭出的席棚,咿咿呀呀,叮叮当当,各种声音交杂。
人得凑近了,才能听得清楚。
至于什麽卖线头的丶卖箩筐的丶卖年画和爆竹的,更是数不胜数。
大冷的天里,个个扯着嗓子吆喝。